Wednesday, September 26, 2012

共敍天倫 弄孫為樂


不同的成長階段,所追求的人生目標都有不同。青年人愛追求刺激,崇尚玩樂主義;成年人充滿幹勁,愛拚搏也愛享受;當年紀老邁了,則愛弄孫為樂。正因如此,處於不同人生階段,也有不同裝潢需求。
這趟鑑賞的居室,正是一對年長夫婦的安樂窩,兩人為了多見兒子及孫兒,將居所搬至同一幢大廈內,方便兒媳及孫兒天天回家吃飯,對此室內裝潢亦要作出配合……
隨着香港的家庭結構模式轉變,大家庭少之有少,而一般年輕人結婚後,大多數與父母分開居住,加上港人生活節奏急速,早出晚歸,若長者想多見兒子、孫兒一面,惟有在選擇居室的位置着手,拉緊地域上的距離。對此這個單位的戶主夫婦便決定搬到兒媳家同一幢樓宇,讓大家互相照顧,增加見面的機會。
拆牆擴大空間感
既然搬來目的是為了多見兒孫,在家居裝修上也要加以配合,孫兒活潑好動,需要擴大室內活動範圍,減低不必要的家具,好讓他有充足空間玩樂。另外,戶主夫婦本身很注重空間感,而單位只有夫婦兩人居住,用不着三個房間,所以委託設計師Anson Cheng重新規劃間隔,以配合戶主真正所需。
「進入這個單位,你會覺得很開揚,因為戶主很需要空間感,這是因為拆去了部分的房間,將大部分的空間撥入客飯廳所造成的,於是單位除了有一個寬大的客廳、飯廳外,還比其他單位多了一個偏廳。」Anson續說,房間對於戶主兩人來說,只用作睡覺的作用,反而對大廳的活動空間要求更大,因飯廳地方夠大,可讓一家人每晚都能濟濟一堂吃飯,而客廳擴大後,兒子孫兒陪伴看電視節目,也可令戶主感到更加開心。
淨白環境添開揚
原本將房間拆牆重組,已大大增加大廳空間,但設計師還嫌不夠,並在顏色上增強效果,「白色能帶給人明朗的開揚感,而這色調剛巧是客人的最愛,所以用上白色作為單位的主要背景,再配以深色的家具配搭,務求在對比顏色中增加層次。加上客廳的一列淺色牆壁,有引入自然光線效果,令居室光亮起來,給人愉快的感覺」。
整個家居裝修充滿簡約的色彩,啡色的多座位梳化配以深啡地毯及用木材打造的矮茶几,給人一種悠閒的感覺。另一邊牆壁掛上薄屏電視,以及放置一個矮身影視櫃,簡潔時尚。至於飯廳也貫徹簡約的原則,依然以白色地磚及牆壁作為背景,中央放上線條簡約的黑玻璃餐桌,以及用上黑色及白色膠質打造的半透明膠餐椅,令空間變得更通透輕盈。至於天花垂吊下的Zodiac歐洲燈飾,用了高低不同、厚闊不同的燈罩組成,在凌空的位置顯出趣味。此外,在靠牆處則打造了一列凹凸式的儲物陳列櫃,中間留空擺設戶主的心頭好,以簡單的手法點綴飯廳。
拆去房間後,大廳中出現了一個較突兀的客廁,怎樣才能減去這種突兀的感覺呢?設計師把客廁的門口打造了隱形門,如此隱藏了突兀的客廁,看上去客廳便更乾淨利落。另外,客廁及飯廳附近的偏廳,則是由原來拆去的房間釋放出來,這個角落有一個小窗,戶主索性放上一座舒適的按摩椅,配上一盞新穎的坐地燈,好讓房主舒服地趟下,一邊享受體貼的按摩,一邊看書,在寧靜的環境中「嘆世界」。
營造容易入睡氣氛
每個地方都各有功用,飯廳是吃飯的地方,客廳用以招待客人,至於屬私人地帶的主人房,在戶主眼中則是休息的地方。設計師為了按戶主這個理論而行,房間沒有加入太多特別的設計元素,主要營造出令人易於入睡的氣氛,床鋪對向窗戶,好讓戶主睡醒睜開眼時,已看到明媚的風光,心情也好起來。房間還放了一列衣櫃,如此換衣服便更方便。
主人房廁所的裝潢用上了舒服的白色,為了想多一點色調,用了和諧的啡黃色馬賽克鋪設部分牆壁,讓藝術的氣氛融合在生活中。廚房也以白色為主調,而用以鋪設牆壁的白色磚則易於清洗,大大減低清潔上的煩惱。
 
撰文:姜紀茹

Monday, September 24, 2012

畢架山花園960方呎


生命不在乎長短,只求活得有意義。至於生活也不在乎擁有多少,而是在乎足夠與否,若家居擁有太多用不着的東西,只會造成雜物如山,為人加添煩惱。正因如此,不少人在打造居室之時,都特別注重空間感,將礙眼的東西遮蔽,在這化整為零設計元素下,有如把雜物統統變走,變成毫無雜物的空間,讓人居住於此也特別有開心瀟灑感覺。
這個畢架山花園的居室,正是運用一種無繁雜東西束縛的意念,該單位面積960方呎,原本單位間隔是3房2廳,位處高層擁有開揚景觀,但進到單位後,發覺間隔三尖八角,那重重的房間牆壁,令人有一種狹窄局促感,於是戶主邀請設計師Michael Siu幫忙,來一個間隔重組,最後得出一鳴驚人的結果,原本不足1,000方呎的單位,竟然打造出超過1,000方呎居室的感覺。
隱惡揚善擴空間
在地價高昂的香港,每吋每呎計到盡,以小變大的設計魔術如何可做到呢?室內設計師認為隱惡揚善,將雜物收納好,再以開放式間隔設計是當中的法門。「傳統式廚房三面圍牆給予人局促狹窄感覺,所以我將大門旁的傳統式廚房拆去,再以近年受歡迎的開放式廚房取代,並在廚房旁邊及客廳之間的牆身裝了一個高身的收納大櫃,為了減低大櫃沉重的感覺,在中間位置留空,並且設置了魚缸,讓熱帶魚兒在缸中游來游去,令居室增添生氣勃勃。
開放式廚房給人開揚的舒適感覺外,顏色的配搭及家具的擺位也是關鍵,廚房的廚櫃用上了白色,一邊是用來煮食,另一邊則是吧枱,由於戶主兩口子居住,一張較大的吧枱也同時是用餐的飯枱,這樣便可減少另設飯廳的位置,令空間感更大。至於白色吧枱及銀色廚具的設計,則有助令空間更光猛,當中特大的金屬雪櫃,配上抽油煙機的金屬管及花曬水龍頭,營造既光猛又高科技的感覺。
來到客廳部分,設計師用上永不過時的簡約設計來粉飾客廳,以簡單的線條突出自然的個性,再用時尚的黑、白、灰色塑造和諧。素淨的白牆、灰色的地磚,配以灰色的梳化,製造自然舒泰的環境。設計師深深知道戶主個性好客,所以在選擇家具上也花心思,一張白色特矮的茶几,配合了長毛淺色地毯,看似簡單的布局中帶來質感,添上層次,此舉更可以讓從遠方而來的三五知己無拘無束席地而坐,一起看電影或傾談逸事。
移形換影顯智慧
進入主人房感覺闊落,原來設計師將本來的兩間房合二為一,為戶主重新打造出較開揚的私人空間,而這個區域則由三個獨立的部分組成。窗台旁所設的睡眠區,雙人床以淺色的木材打造,而兩邊則設有床頭櫃,方便戶主擺放睡前所用的書本及鬧鐘。至於另一區衣帽間,衣櫃部分則用上了一道偌大的間隔門將其雜亂感遮閉,櫃門更貼上白色的牆紙,以及凹凸的圖案,令人絲毫不感壓迫。最後來到主人浴廁,設計可表達出戶主大膽的個性,透明玻璃浴室的通透感,讓空間特別闊落,亦帶有前衞的味道。
書房除了是戶主的工作房外,也有另一項功能,就是用作招呼朋友及親友的客房,你或會好奇地發問為何沒有添置睡床?其實設計師早有預備,而牆邊大型儲物櫃正是巧妙之處,這個偌大的儲物櫃既收藏了戶主的書籍及雜物,還特別內藏了一張用作招呼客人留宿的睡床,只須拉開趟門,再向下一拉,一張舒服的睡床就呈現眼前。這個內藏睡床的大櫃,設計師特意刻上圓形圖案,讓簡單的畫面添上幾分玩味。
至於書枱,設計師乾脆用了窗台位打造書枱,一方面可以採納更多的自然光,另一方面則可以節省地方,令空間感更大。書枱面用上光亮的黑玻璃,散發出時尚的氣息,而桌邊鋪上的鏡子,在視覺上則有減低厚度,令整體感覺更輕盈。
撰文:姜紀茹

Friday, September 21, 2012

亮麗白調希臘公寓


在希臘雅典出生的Irene,一直是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,備受父母的寵愛。五歲起,Irene跟隨父母遷往希臘小鎮吉利法達(Glyfada)居住。多年後,Irene父母因年紀老邁,決定搬回雅典居住,於是剩下Irene獨居,為了迎接她第一個自我獨立生活,她決定將房子大肆裝修一番。
Irene先打破原有的昏暗家居格局,又把希臘公寓傳統的藍白色系居室「棄藍留白」,打造成一間亮麗時尚的大宅。
吉利法達是希臘一個著名的度假勝地,四周都被熱烘烘的陽光與蔚藍海洋、美麗海灘包圍。在這裏成長的Irene,自然也受到感染,無時無刻都散發出她那熱情洋溢的爽朗笑聲。
甫進入Irene的夢想家居中,即時讓人有一種「屋如其人」的感覺,因為其家居充滿着開揚、明亮感。
原來Irene在這次裝修中刻意作出重大的改動,才能獲得明亮的效果,她說︰「父母還在這裏居住時,四周都以牆壁作間隔,雖然看上去很整齊的,但卻被厚厚牆壁阻隔了陽光射進屋內,當我坐在客廳時,總是覺得很昏暗,像欠缺了生氣似的,尤其是在冬天時分,更覺得特別寒冷呢。於是當我正式成為這間面積790方呎房子的屋主時,我便二話不說,要求裝修工人將客廳與飯廳之間的牆壁拆卸下來,把兩個廳子打通。其次又將廚房的牆壁拆去,改建成為開放式廚房,目的就是讓陽光直射進整個客廳之中。」
Irene續說︰「另外,我又將房子全漆上亮麗的白色,並在當眼位置懸掛一些鏡子來作裝飾,目的就是要增加光線折線,以及製造更寬敞的空間感。現在不論是早午時分,全屋光線十分明亮,甚至不用亮起電燈,既節約又環保。即使嚴寒的冬天來臨,也都可以感到暖意洋溢。」
Irene坦言,最初要改動家裏的一切原有間隔,曾遭受到父母的強烈反對,大家更為裝修發生過爭執。可幸的是,當父母看到裝修後的家居變得煥然一新,他們才放下心頭大石,笑逐顏開,安心地將房子交給Irene一個人來打理。
歷代家傳的家具
雖然Irene將家裏的原有設施大肆地作出改動,但這名孝順女卻沒有棄掉父母多年來使用過的家具。Irene家裏有不少家具均已用了多達三十年以上,其中更不乏價值連城的古董擺設物品,好像那張實木餐桌、餐具、吊燈、相框、鏡子、睡床等等,全都是由Irene父母甚至再上一代留存下來。
Irene對這批家具擺設愛不釋手,還自言希望可以繼續留存給下一代,她說︰「這些家具的背後都有着一段動人的故事,好像那個擺放在客廳的金色鏡框,是我祖母用彩線一針一線繡成的,作為送給我父母的結婚禮物,那實在是非常有紀念價值的。另外,那張餐桌上的餐具,全是由德國巴伐利亞技師製造,並且鑲上了24K金,可說是名貴陶瓷,傳到我這兒,已是第四代了。現在輪到我擁有它,我的責任重大,要好好地保養它們,才不會令我的祖先感到失望。」
母親禮物作擺設
在大學修讀心理學的Irene,自言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。在她家中找不到十字架、耶穌像的擺設,反而在客廳擺放了兩尊木製佛像,Irene笑着說︰「這是我母親在年輕時到外地旅行買回來的紀念品。雖然我並不是佛教徒,但我依然對這些佛像懷着尊敬之心。」另一方面,作為一件佛具裝飾擺設,也可提升家居的祥和感。
在芸芸的家居擺設中,一張枯黃的巨型「樹」畫,對於Irene來說,其意義十分重大,她說︰「這是外祖母從希臘北面另一城鎮、世界上第一個聖像起源地古城埃德薩拉斯買回來的聖物。那棵樹幹代表着外祖母家族的繁衍圖,其中兩條樹枝更是分別代表着母親與我,當然還有我的下一代。因此我把它懸掛於客廳中,就是要對我的家族作出至高無上的敬意。」
最愛坐在陽台上
原本是Irene的睡房,經過她的重新規劃後,現在已改建成為客房兼書房,而她則遷進了父母的睡房。書房和客廳的布置感覺截然不同,而且更是全屋中最具色彩的地方,一邊牆壁漆上了嬌豔的粉紅色,另一邊則貼上了淺綠色銀花牆紙,她將兩者不同顏色的牆壁對比下,卻出奇地協調和諧,而且還帶有點復古感覺。
對此Irene說︰「當我閱讀得太久,眼睛開始感到疲累時,看見這些色彩鮮豔的圖案,便可以刺激視覺神經,人也即時變得精神振奮,重新提起勁來繼續閱讀。其次,另一邊廂的睡房,我在其中的一幅牆壁上貼上了有點懷舊色彩的牆紙,既能襯托那張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的古董床,也令房間充斥着暖調的氛圍。」
睡房外面有一個可以直接通往書房的小陽台,那是Irene最愛流連的地方,她笑着說︰「這個小陽台留下了不少我與父母的開心片段。以前我總愛坐在這兒,聽着爸爸講故事,或跟媽媽一起數星星、看鳥兒,甚至看看街上的汽車和行人。童年時,我更會坐在這裏等爸爸放工回家呢。」想到這些美麗的回憶,Irene除了懷念,更有一份盼望,希望不久的將來,這些景象將發生在她與自己的子女當中。
撰文:張瑋芝